采耳養生知識,臥式采耳是什么樣的(采耳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我記得之前有個門診病人,是個中年男性,因為外耳道癢癢來就診,額鏡下看到耳道正常,外耳道皮膚稍微有點紅,鼓膜無異常,讓他不要太在意,在問診的時候他說,可能是前幾天和朋友去一個養生店推拿按摩放松,然后店員使勁攛掇他掏掏耳朵,完了之后就有點不舒服了,當時醫生就說,不要隨便在外面掏耳朵,因為店員可能就是拿了頭發啊采耳養生知識、羽毛之類的東西,你覺得挺舒服,其實它存在感染真菌的風險。
近幾年流行的采耳,其實就是掏耳屎采耳養生知識。在南方更流行,更容易感染(南方潮濕,更容易滋生真菌)。隨處可見的養生按摩店里面有采耳,也會遇到專門的采耳店。
采耳在我國古代就流行采耳養生知識,是達官貴族享受生活、排解無聊的一種方式,同樣的以前采耳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熟悉耳朵的解剖,有專業的采耳工具,醫院用的耵聹鉤、耵聹夾也不排除是效仿的古代?,F代社會生活壓力增加,采耳能夠緩解壓力,使人舒服,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養生館的泛濫,利益的驅動,消毒的不嚴謹,知識欠缺等很多方面的原因,會出現很多不良的結果,比如說外耳道炎癥、外耳道真菌病、鼓膜破損、耳聾等,出現后來醫院就診,纏綿難愈,影響人的生活。
其實在外耳道上分布的纖毛組織會將耳屎向耳道外推送,有自潔功能;耳屎也能阻止異物進入外耳道損傷鼓膜。如果感覺鼓膜上有東西附著、聽力下降、耳悶等,可來醫院就診,切勿隨便的采耳。
本期答主:王璐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識!
學習采耳收獲到什么作文?
學習采耳我就可以在家里給家人采耳,每當他們下班回來,身體肯定會特別疲勞,這時候我的采耳技能就能夠發揮用途了。每天幫他們采采耳,還可以提升我的采耳技能,讓我的采耳技術越來越好。每次采耳結束后我都會問他們有沒有進步啊,哪里需要改進啊之類的。既能幫助家人減壓又提升了自己的采耳技術。
還有一個就是學習采耳,還有許多理論知識,讓我能夠增加自己對耳朵的更進一步的認識。其實耳朵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部位。許多人從來都沒有對耳朵進行清理,認為耳朵不疼不癢就沒必要清理。到最后耳朵里產生了耳結石,引發耳朵疼痛時,才會到醫院進行清理。而且取耳結石的時候還會特別疼。而我在學習采耳的過程中,知道如何取耳結石不會讓人感到疼痛,我覺得挺好的。
其實,學習采耳不僅僅是以上我說的幾點。對我來說,學習采耳僅僅是為了增加一項自己的技能。俗話說的技多不壓身嘛。想要學習采耳也是可以學習的哦,不過一定要找正規的采耳培訓學校呢。
采耳對身體有好處,還是有害?
采耳就是挖耳朵,起源于四川,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采耳師借助夾子、鑷子等各種小工具為顧客清理耳道內的耳屎,這些工具觸碰到外耳道豐富的神經末梢,一種痛感沖動隨之傳遞而來,給人一種酥麻快感,讓人欲罷不能,采耳已成為當下最流行的休閑方式。
耳屎,醫學上也稱之為耵聹,是由外耳道皮膚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粘稠物質,它守衛著外耳道,可粘附灰塵、沙礫等外來物質,避免這些物質刺激或破壞耳膜,還具有潤滑保濕和抗細菌、真菌的作用,從而增強了對外耳道的保護,這樣看來,耳屎并非一無是處。但是當耳屎堵滿耳道后出現耳痛、耳悶、耳脹、甚至聽力下降等癥狀時,我們稱之為耵聹栓塞,這時才需要到醫院找醫生幫您“挖耳屎”。
采耳固然給人一種酥癢、刺激、緊張的快感,但是我們不建議您隨意的挖耳朵,這是因為:
耳道有一定的自潔能力,大多數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張口等運動也可以促進耳屎外排。
經常挖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容易引起外耳道細菌和真菌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出現耳痛、耳癢、聽力下降,影響正常生活。經常挖耳朵反復刺激外耳道,可引起外耳道耵聹腺分泌增多,反而增加了耵聹栓塞的風險。挖耳朵姿勢不正確,可損傷耳膜,甚至造成耳膜穿孔,導致聽力損傷。
采耳師的技術水準如何,采耳工具是否常規消毒,這些不確定因素都讓您承擔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傊?,采耳是一種流行的休閑方式,能讓人得到享受和放松,但是采耳有風險,偶爾嘗試就好,不要次數過多,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不建議大家因為非醫療原因去挖耳朵。
猜你喜歡
高血壓四季養生知識,高血壓病人突然血壓低的后果(高血壓患者如何應對血壓的季節性變化?)
春季養生知識講座的方案,春季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安全常識怎樣上?
保護腸道養生知識,腸梗阻是腸癌的前兆嗎(想要腸道好,哪三種異常要注意?)
本文由佚名發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usadailytime.com/yszx/yszs/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