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養生知識提問,討論中醫科學時應該使用什么論據?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是老生常談了,中醫科學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科學還沒有辦法解釋中醫,所以可以說中醫是凌駕于科學之上的中醫藥養生知識提問。至今不是也有很多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嗎?中醫不是科學,而是凌駕于科學之上的東西,因為它有確切的療效。
科學能驗證經絡的存在嗎?不能中醫藥養生知識提問。能看到穴位嗎?不能。但是在特定的穴位上扎針艾灸就可以治療和預防疾病。這科學能解釋嗎?不能。中醫能傳承幾千年從來都不是靠所謂的科學不科學,而是切切實實的療效。中醫已經幾千年,所謂的科學才幾年?現代的科學甚至都要讓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太多好東西失傳了。
兩個看起來相同癥狀的病癥可能會有不同的方子,不同的穴位去治療,中醫叫辯證中醫藥養生知識提問。既然說到舉例就列舉兩個相同病癥的不同取穴。曾經治療一個年輕正在上學的20左右的小伙子,突發耳鳴,由于他母親經常找我扎針就直接帶到我這里,辯證后他是有實火,我給他扎了雙側液門,中諸。扎針十分鐘后就沒有響聲了,后來又在耳尖放血,一次而愈。后治療一個60多歲老人,也是耳鳴,不過已經有幾年了,老人本來是治療失眠的,癥狀是耳鳴,失眠,腰酸背痛,這是腎虛的癥狀,給她取太溪,復溜。(補腎的同時就解決了耳鳴,腰痛的癥狀),不過老人需要的調理的時間比較長,一個月后以上癥狀消失。兩個相同的病癥取穴完全不同這就是中醫的精髓。中醫是我國的國粹而且傳承千年確切有效,國人卻每天在質疑它科不科學是最可笑的,外國人質疑身為一個中國人卻不應該,因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年傳承是離不開中醫的。希望國家多多大力培養中醫人才,不要讓國人有點小病就打針輸液。把中醫納入中國人必修課,讓人人懂養生,少生病,不生病。
作為一名中醫師,如何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學好一門中醫,必須要經過正規的中醫院校學習。4年的理論課必須掌握,中醫基礎,中醫臨床,立法方藥必須死記。然后再實習2年,把你學到中醫理論工具,接合門診驗證后使用于臨床。必須還得2年的臨床經驗總結掌握,把2年的臨床病例采集包括(立法方藥),都筆記錄在冊。供以后備用。
中醫講究經驗,經驗大似學問,臨床病人多了,你采集的經驗也多。體壯羽滿后就可以單獨執業了。
另外還要掌握藥物的性質,炮制,四氣五味,包括(升降浮沉,苦辣酸甜咸)。關于中藥炮制嚴格掌握,以便臨床使用得心應手,會產生滿意效果。
中醫學,中醫藥的發展,敢問路在何方?
個人認為,中醫學,中藥學的發展方向性問題需要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目前醫療衛生體系問題。中醫中藥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代表一部分,所以不能用西醫的衛生體系來管理中醫中藥。建議從國家層面設立一個中醫中藥部的部級單位。
二是中醫中藥人才的培養和利用的問題??梢哉f,目前各處的中醫院或者是中藥產業從業人員和單位,收入都相對于西醫西藥差,中醫中藥人才缺乏的現象比較常見。
三是中醫中藥的評價標準及其體系必須修改?,F在中藥誰都認為好,但是中藥的進一步挖掘研究和藥品生產受到西醫體系的限制。其實就是西醫壓制了中醫。要有自己的國家中醫中藥評判標準和體系,不能拿西醫那一套來給中藥中藥自己給自己套上緊箍咒。
四就是中草藥的富民問題。中藥中藥學發展,會需要很多中草藥材的種植、加工、運輸、儲藏、市場等一個大的產業和產業鏈,是一個富民的產業,所以國家要加大對中醫中藥的宣傳推廣和政策扶持力度。
五是病人觀念轉變的問題。中醫是‘’治未病‘’,辯證治療,所以中醫看病服藥一般要三兩天以上才能見到效果不斷增加,給病人一個修養治病的休息時間,解決身體全年處于勞碌不停轉的狀態。而西醫是‘’治已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立馬見效,明天再來。
六是中醫中藥的救死扶傷效果很好,就像治療非典和現在的新冠病毒,還有那些西醫治不了山窮水盡后轉為中醫治療的疑難雜癥等等。但是不少人還是不喜歡中醫中藥,到了走投無路之時才求助中醫中藥。
七是文化自信問題。中醫中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組成部分,只有做到對中醫中藥文化的自信,思想里自覺承認和維護中醫中藥,才能更好地探索中醫中藥的方向性問題。
關于中藥材目前有哪些問題?
關于中藥材,目前存在有以下問題,純屬個人見解。
第一,關于道地藥材。比如說,我們這里河南西峽伏牛山區,出產的山茱萸,藥效最好。溫縣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云南的茯苓,岷縣的當歸,中寧的枸杞,山西的潞黨參等等品類的藥材,有效成分高。相比在目前的中藥種植技術日益成熟的情況下,其他地方種植的藥材藥性更好。所以懂行的中醫藥人,會選擇道地藥材。第二,關于中藥的炮制。目前,重要的炮制品類的規范不統一。同一個種類的藥材,比如姜半夏,炮制方法各飲片制藥企業,操作不同,其藥性差別很大。所以,中藥的發展需要學習傳承歷代優秀中藥藥工的技術,使之形成一門學科。鼓勵優秀的年輕人從事中藥炮制。所以說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下,既要產量效益,又要苛求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有責任的藥企,才能成為百年品牌。所以說才有了百年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由此,老祖宗說“三分中藥七分炮制”比較重要。
第三,中藥材市場管理混亂。四大藥都中藥材產量位居亞洲前列,藥材以次充好,假藥摻雜嚴重影響了中藥飲片的健康發展。莫讓救人藥變成害人藥。我一個懂中藥材的朋友從亳州買了常見的中藥材當歸收到了缺是獨活。二者飲片外觀基本相同,唯獨味道不同。所以說沒有一定的中藥鑒別知識,很容易買到假中藥。且十藥九歸,由此可見重中藥飲片的規范需要國家予以立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的不法行為,促進中藥材市場的健康發展。
第四,優秀的中醫傳承人。中醫流派,自古百家爭鳴,漢醫、蒙醫、藏醫各有所長,鼓勵優秀的人學習傳承優秀的中醫診病技藝,促進各流派的中醫交流,學習名醫的古方劑并予以改良,使之更加適合我們現在人,比如此次新冠病毒肺炎1號處方,運用柴胡湯、達原飲相結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還有更多的問題,我們下次再探討。
猜你喜歡
冬季育兒養生知識,生病時媽媽照顧的作文(媽媽在冬天如何照顧好嬌嫩的寶寶?)
劉大夫健康養生知識,人體血糖一天中的變化(1天中,人體的血糖是怎樣變化的?)
中醫養生知識咨詢活動工作計劃,養生館工作計劃(養生館技師工作總結計劃書范文?)
養生知識冬季養腎藥食同源,紅景天和枸杞適合什么樣的人群(冬天能喝枸杞嗎?枸杞適合什么樣的體質?)
養生知識講堂活動,五一還有長假嗎(五一小長假你的養生活動有哪些?有頭療嗎?)
竹罐養生知識,怎樣勸一個沉迷游戲的人(怎樣勸一個沉迷各種理療的60歲媽媽?)
本文由佚名發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usadailytime.com/yszx/yszs/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