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艾草盤香的作用與功效或禁忌,熏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熏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養生艾草盤香的作用與功效或禁忌?
熏艾草的功效是溫經止血、散寒止痛、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引熱外行,作用是治療月經不調、帶下、胎動不安、心腹冷痛、泄瀉久痢、瘡瘍等病。
艾草味辛、微苦,性溫熱,臨床上藥用多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胎動不安、心腹冷痛、泄瀉久痢、瘡瘍、疥癬等病。艾草氣味芳香,具純陽之性,其葉片艾葉是中醫艾灸治療的施灸材料,熏艾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引熱外行、祛濕止癢等功效。熏艾草要采用正確方法,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發生燙傷或引發火災。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艾草可以抑制心肌收縮力,延長凝血時間,抑菌,鎮咳祛痰平喘,加強子宮收縮。艾草有小毒,自行服用可能發生中毒;孕婦不可自行貼敷艾草,以免因子宮收縮引發危害。
本內容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腦病科 副主任醫師 馬大勇審核
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別名:艾、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灰草、大艾葉、杜艾葉、萎蒿、陳艾。
功效:散寒止痛,溫經止血。適用于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
主治: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艾葉的作用:
產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臍部。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
??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干姜同煎。
1、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后方》)
2、艾葉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濟總錄》香艾丸)?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后方》)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生易簡方》)
6、艾葉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
??(《世醫得效方》艾姜湯)?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
??(《養生必用方》)
9、艾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后出血: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圣惠方》)?11、艾葉治糞后下血:艾葉、生姜。
??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艾葉用藥禁忌:
陰虛血熱者慎用艾葉??嗑?、香附為之使。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由于艾葉叫艾草又名香艾,它作為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所具有的具能夠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成為了我們使用的選擇對象。
??它同時所具有的能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已經成為女性使用的一種藥材。
猜你喜歡
術后養生禁忌,直腸癌恢復后禁忌什么食物?(直腸癌禁忌吃什么食物)
春天養生八大禁忌可能你正在犯,立春忌諱什么?立春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本文由佚名發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usadailytime.com/yszx/ysjj/7526.html